今年以来,金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抓突破口促深化改革,推动走深走实,营造稳定公平透明、可预期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,以四个“紧盯”全面推行网络远程异地评标,推动跨区域资源共享,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。截至目前,全市进场交易项目开展网络远程异地评标占比达19.73%。
一是紧盯长效机制,做好政策宣传。认真落实“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”行动指标要求和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会议精神,积极向各方交易主体宣传《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(评审)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《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(评审)工作规程》等相关政策内容,联合市发改委等行政监督部门召开联席会议,讲清政策要求和远程异地评标的优点,引导各方交易主体采用网络远程异地评标方式。同时,积极开展“骨干谈业务”干部大讲堂系列活动,组织干部职工、代理机构从业人员开展远程异地评标业务培训,熟练掌握系统操作与评标流程。
二是紧盯系统易用,持续优化平台。积极向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其他兄弟地州市沟通学习,运用全省远程异地协调系统,打破地域限制,开启交易全新模式。该系统以数字化手段整合全省资源,实现评标场地与专家资源的统一在线调度。随机确定副场、专家按就近路程选择场地的方式,让公共资源交易更公平公正,“熟面孔”“老关系”等现象成为历史。在专家抽取环节,系统展现出强大功能,招标人可依据项目需求自主设定抽取规则,从全省专家库中在两地自动随机抽取评标专家,全程公开透明,有效避免了人为干扰;在身份验证环节,专家通过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刷脸即可快速完成身份验证并登录,既方便快捷又提升了评标安全性与保密性,有效防止了违规现象。评标活动将不再受地域局限,优质专家资源在全省范围内共享,有效解决区域资源不均问题。远程异地协调系统还采用先进技术,确保评标过程全程留痕、实时监督。从项目开标到评标结束,每一环节都公开透明,降低了廉政风险,为市场主体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。
三是紧盯专家队伍,积极拓展朋友圈。坚持“多平台、各层级、跨区域”协作模式拓展“朋友圈”,在加强与全省各市州合作的同时,注重与外省专家资源丰富地区共享专家资源,有效解决我市稀缺专家不足的问题,也能最大限度的扩大专家抽取范围进而加大物理空间上的阻隔。2023年以来,先后与阿拉善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、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、广西防城港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订了《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书》,与阿拉善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开展了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工作,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创新发展,努力破解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堵点、难点、痛点问题。
四是紧盯重点项目,注重跟踪服务。积极开展“主任走流程、跟项目”活动,建立“交易项目周调度”机制,建立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台账,从项目入场到评标结束安排专人全程服务,及时优化服务流程,加强对代理机构的规范管理和业务指导,提升代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效,促进交易项目的顺利实施。